CAR-T有望摘掉黑框警告:最新研究发现接受CAR-T治疗后继发癌症的风险与其它标准治疗相似
Part1主要看点
接受CAR T细胞疗法的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生率与之前接受标准疗法的患者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对4.9%。 在接受 CAR T 细胞疗法之前接受过三种以上疗法的患者发生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的风险明显高于之前接受过三种以下疗法的患者。
1
2
为了明确CAR T细胞疗法后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发生频率和亚型,Tix等人对淋巴瘤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CAR T细胞疗法的临床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他们发现,与之前接受标准护理疗法的患者相比,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对4.9%。研究作者总结说:“最终,这些发现对 FDA 的全类警告提出了质疑,表明[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其说与 CAR T 细胞疗法本身有内在联系,不如说反映了先前疗法的暴露情况和随访时间的延长”。Tix等人的研究不久前被发表在《临床癌症研究》(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
Part2研究方法
Idecabtagene vicleucel (Abecma®) Lisocabtagene maraleucel (Breyanzi®) 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 (Carvykti®) Tisagenlecleucel (Kymriah®) Brexucabtagene autoleucel (Tecartus®) Axicabtagene ciloleucel (Yescarta®)
Part3主要结果
研究人员从 18 项临床试验和 7 项实际研究的 5517 名患者中发现了 326 例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中位随访时间为21.7个月,总的二次原发恶性肿瘤点估计值为5.8%(95%置信区间[CI] = 4.7-7.2)。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估计值与患者所处的治疗环境、随访时间和先前治疗次数有关。
对四项随机CAR T细胞疗法与标准疗法的试验进行的亚组元分析显示,两种治疗策略的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风险相似。在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亚型分布分析中,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最常见(37%),其次是实体瘤(27%)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16%)。T细胞恶性肿瘤仅占少数(1.5%)。
“这些数据提高了人们对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作为接受 CAR T 细胞疗法患者的一种临床相关的长期不良事件的认识。不过,我们的研究结果并不表明 CAR T 与之前的标准治疗策略相比,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生率更高。” 研究作者总结道。
Part4临床相关性
丽山生物细胞存储与制备中心
科研合作单位火热招募中
咨询热线:0531-5862 9111
丽山生物作为丽山健康(山东)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拥有山东省首家由省科技厅认可的免疫细胞与基因治疗CDMO中试基地,依托山东省免疫细胞与基因治疗CDMO中试基地、济南(丽山)区域细胞组织库及细胞制备中心、基因测序与合成中心三大产业平台,聚焦免疫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检验检测等业务,高效赋能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为济南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贡献坚实“丽”量。
文章转自 | 公众号@细胞基因疗法
本文所涉及的图文及数据资料仅供参考,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若侵犯肖像权或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请联系我方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