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巨头纷纷跨界布局细胞产业,将能给普通人带来哪些益处?
2025年,京东以百万年薪招聘细胞研究院负责人的消息引发行业震动;其招聘要求直指CGT产品研发实操经验,暴露从物流切入细胞产业核心环节的野心。

▲示意图|来源网络
贝索斯投资UnityBiotechnology清除衰老细胞;扎克伯格夫妇砸数十亿美元绘制“细胞图谱”;中国互联网巨头则以技术融合破局:字节跳动通过CoolRiverVenture基金布局CAR-T/TIL疗法,旗下肿瘤医院推进实体瘤临床研究;腾讯与瑞金医院合作开发TCR-T识别系统,使胃癌治疗客观缓解率提升...金融资本如高瓴、红杉则广撒网,覆盖从早期技术到临床阶段的全周期企业,推动技术商业化落地。

▲示意图|来源网络
全球顶级资本正以“高维视角”抢占细胞产业制高点,曾经的生物实验室,如今已成为资本市场竞逐的高地。为什么资本巨头都这么看好细胞生命科学?细胞疗法到底有何魔力,让全球资本纷纷下注?

从细胞采集、基因编辑到质控回输,涉及生物工程、免疫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交叉。以CAR-T为例,其个性化生产需精准控制2000+工艺参数,稍有偏差便可能引发细胞因子风暴,这种“技术深水区”特性成为资本眼中的“垄断型赛道”。

▲示意图|来源网络

全球超30亿慢性病患者面临“治标难治本”困境,细胞治疗通过干细胞再生、免疫细胞抗癌等实现根源性修复。中国已上市的CAR-T产品逐步纳入商保,患者自付比例下降至50%以下,而人口老龄化更催生抗衰老千亿市场,脂肪干细胞存储、外泌体抗衰等成为新增长点。

▲示意图|来源网络

中国《再生医学技术研发鼓励意见》建立临床试验、IND申报、生产备案的“三级制”监管体系,美国FDA为细胞治疗开辟快速审批通道。2025年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批准14项细胞与基因治疗技术进入转化应用,涵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膝骨关节炎等领域,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大规模临床转化阶段。

▲示意图|来源网络

技术突破正推动行业爆发式增长。Frost&Sullivan预测,2030年全球细胞治疗市场将突破480亿美元,中国2025年产业规模有望达千亿,干细胞治疗占比超50%。

随着资金涌入和技术进步,细胞治疗从“天价特药”正逐渐走向“可及应用”。例如中国已上市的CAR-T治疗产品,逐步纳入医院目录,部分进入商保范畴,患者可通过研究型试验、公益项目等渠道更早使用。

细胞存储成为“生命银行”像存钱一样存细胞,成为不少中产与高净值人群的新选择。尤其对于年轻人而言,在身体健康时保存免疫细胞或脂肪干细胞,未来可在需要时用于疾病干预、术后修复或抗衰美容,成为“生物资产”。

▲示意图|来源网络

细胞治疗的应用几乎涵盖了所有重大疾病领域,如癌症、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随着细胞治疗效果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细胞治疗有望成为常规医疗服务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中,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示意图|来源网络
当免疫细胞存储成为“健康备份”,当CAR-T治疗通过技术迭代走向普惠,这场全球巨头竞逐的革命将化作触手可及的医疗福祉。下一个10年,细胞产业或将成为改写人类健康史的核心变量,让医疗真正从“疾病治疗”迈向“生命管理”的全新时代。